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界名人

政界名人

郑春山

时间:2014-12-14  来源:  作者:郑氏网

  在很多人眼里,82岁的郑春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几十年来,对于自己的抗战往事,老人几乎绝口不提。如果不是因为读者石有趣和本报联系,或许,他的故事就埋没在了历史烟尘里。
       见到老人时,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谈起抗美援朝那段历史,郑春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炮火纷飞的战场。
       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
       郑春山出生于1933年,浙江浦江郑宅镇三郑村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8岁的郑春山热血沸腾,他与县里无数热血男儿一样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
      “那天一大早,我们在县物资局集合,大家身上背着粮食、被子、水壶和雨衣等50多斤重的东西,越桐坞岭,经墩头,再越太阳岭,步行一天后,进入金华。到金华后,军用卡车又把我们载到了萧山。强化训练一周后,我们到了辽宁省锦西市(今葫芦岛市),我被编入陆军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十六团二营四连。”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不久,伴随着雄壮嘹亮的歌声,郑春山与志愿军战士们一起从沈阳出发,来到朝鲜战场。
        当时的五十军驻防地在朝鲜西线西海岸一带。刚刚跨上朝鲜的土地,郑春山便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空中,美军战斗机不时轰鸣着掠过天空,稍有情况,就疯狂轰炸;地面上,断壁残垣,弹痕累累,到处是被炸后的残枝败叶和碎砖烂瓦。“敌机白天狂轰滥炸,志愿军一般都躲在山沟里或坑道内休息。行军都选择在晚上或者下大雨的时候进行。每个战士背着被子、大米、4个手榴弹、步枪等30多公斤的装备,每天至少行军几十公里,大多数战士的脚底都是水泡。”郑春山回忆说。
      “那时的坑道低矮潮湿,空气不流通,人员进出都得弯着腰。睡觉时,我们用雨布铺垫在底下,再盖上3斤重的棉被。”郑春山说,“当时与美军作战的第三个回合,我们打得非常艰苦。刚开始打时,双方用炮弹轰炸,往来一番后,都没子弹了,于是,步兵上阵,大家一个劲儿地往前冲,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有个战士踩在齐膝的雪地里和美军拼刺刀,后来脚都被冻掉了。”在郑春山的回忆里,影片中战争之惨烈远不及真实的历史。
     “我所在的四连,奉命死守阵地。那时,志愿军除了对付装备精良的美军外,还遇上了后方粮食供应不上的难题。我与战士们曾饿着肚子跟敌人打了三天三夜。敌机不断轰炸我们坚守的阵地,整吨的炮弹倾泻在山头上,整个阵地成了一片火海。”郑春山说残酷的战场上,志愿军的尸体倒成一片。“起初,我们的连队有280多人,最后只剩下18名战士还能行走,绝大多数战士在激战中、在寒冷和饥饿中死去。”回忆往事,郑春山几度哽咽。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不过,在朝鲜战场上也有令郑春山无比激动的事:一是入了党,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二是与战友们用步枪打中了敌军的飞机。“那天,我们正在执行任务。忽然,看到对面飞来几架敌机。经上级同意后,我们拿着枪冲到了山谷边,对准飞机扣动了扳机。一连几发子弹后,飞机翅膀一斜,机尾冒着黑烟栽进了山沟,然后就是剧烈的爆炸声和一团冲天的火焰。”郑春山说,看到敌机被打中,志愿军们可乐坏了。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前线全面停火,大部分部队陆续回国,而郑春山所在的部队并没有走。他们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修筑从平壤到新义州的公路。“那时朝鲜劳动力极少,志愿军们帮助朝鲜人民耕地、播种和秋收,帮助修复被炸毁的水库、堤坝。当地朝鲜人民给志愿军们洗衣服、送水、送苹果。朝鲜的苹果好甜啊,至今让我回味无穷。”郑春山说。
      从朝鲜回来后,郑春山先后在辽宁省丹东市、庄河县(现庄河市)从事农业生产、军事训练。1962年9月,郑春山回家乡休假。到家没几天,一连收到三份加急电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火速赶回沈阳军区,接着又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报道。
到北京后,听到自己被安排参加国庆观礼,想着能够亲眼见到毛主席,郑春山十分激动。“国庆观礼前几天,工作人员安排我们这些代表团的成员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万里长城、军事博物馆等地。”
      激动的时刻到了,1962年的国庆节,郑春山作为国庆观礼团的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毛主席来了!’当时代表中不知谁小声说了一句。人群便开始激奋起来,大家纷纷踮起脚尖。远远地,毛主席走来了,并不断地朝我们挥手,同行的还有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毛主席高大魁梧的形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并亲切地和我们前三排的同志握手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毛主席。”
    在郑春山心里,多少次枪林弹雨、绝处逢生,都赶不上1962年国庆观礼时的激动。如今,他还完好地保留着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珍贵合影。
       转业后奉献社会
        如果人的一生分为上下篇,那郑春山82年的岁月泾渭分明。
上半辈子热血青年戎马生涯,直至转业,郑春山回到家乡浦江,先是默默无闻地在一单位当了8年的打杂人员,之后又担任过文化员、县城关粮食管理所书记。退休后,他也没有闲着,又到北站社区居委会帮忙,负责户口迁出迁入工作,热心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转业后的这段岁月,郑老不愿多提,只是说党培养了他,并给了他这么多的荣誉,他要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如今,郑春山和老伴一起,过着平静的晚年生活。战争已经远去,但是在老人内心深处,对战争的回忆却从未淡去。那些和他生死与共、情同手足的兄弟,或牺牲在战场尸骨无存,或转业去了异乡……
       访谈中,老人说这一生让他最为自豪的事是曾穿越枪林弹雨保家卫国,现在之所以把亲身经历的战争说出来,是希望如今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日子。g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