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代名人

古代名人

一拂居士-郑侠

时间:2014-12-03  来源:  作者:郑氏网

 20130725193934_52408.jpg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侠雕像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侠(1041~1119),字介夫,号“一拂居士”、“大庆居士”,北宋诗人。家住福清海口镇覆釜山下(今为牛宅村),后迁至县城西塘,因而人们又称之为“西塘先生”。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侠年少时由于学习刻苦被王安石所器重。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时任光州司法参军,任满后进京城,监安上门。他不赞同王安石新法,旱灾时冒死绘流民困苦图献给神宗,还写了一份奏章,向神宗奏疏论新法过失,历数王安石变法之种种弊端。并言:陛下您如停止了新法,十日之内,必然下雨。否则我自愿领欺君之罪,请把微臣斩首于宣德门外。第二天宋神宗终废新法。废除新法三天后,憋了十个月的大雨瓢泼,“远近沾洽”!后因揭发过曾与王安石交往密切的吕惠卿的罪状,被遣谪汀州,后又贬逐到英州。哲宗元祐元年时始得归还,苏轼、孙觉推荐他为泉州教授。元符间再贬英州。徽宗即位后放还,官复前职,但不久又为丞相蔡京所毁夺。从此未再出任官职,家居终老。郑侠的古体诗风格疏朴老直,如《古交行》“大海有时竭,此心沥不乾。厚地有时坼,此心无裂文”,质朴而不平俗。七言古诗笔力奇崛,如《谢太守惠酒》激昂慷慨,《醉翁行赠黎师醇》纵横豪放,感慨至深。近体诗如(《同子忠上西楼》)“偶因送客上西楼,共爱佳城枕海陬。雁翅人家千巷陌,犬牙商泊数汀州。风吹细雨兼秋净,云漏疏星带水流。独有单亲头早白,迢迢东望不胜愁。”以及《幽居》《和子京霜字见寄》等,也不乏闲淡简远韵味。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在白居易、孟郊之间,《宋诗钞》说郑侠的诗具有“次山(元结)东野(孟郊)之风,不得以当行格调律之”。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其作品有《西塘集》。原20卷,后为明叶向高所删,凡10卷。有明万历本及《四库全书》本。另有《西塘先生文集》 9卷,今存《洪氏公善堂丛书》本;《西塘诗集》1卷,有《宋代五十六家诗集》本。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人民没有忘记郑侠,他到贬所之后,住在一所将倒塌的僧屋中,英州人不分贫富贵贱都十分钦敬他,让子弟跟随他读书,为他建房居住。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皇帝赵煦登基,大赦天下,郑侠遇赦才得以回到福清。经苏轼、孙觉的联名推荐,被起用为泉州教授。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章惇等罗织文彦博等33人罪状,目为“元祐党人”,在政治上给予打击。这些人全部被贬斥放逐,郑侠再次被贬往英州,直至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崩,徽宗继位,追复33人被贬的官阶,郑侠始官复原职。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蔡京入朝为相,立元祐党人碑在政治上予以禁锢,郑侠名列第十五名,被罢职还乡,家居十二年,于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去世,终年79岁,埋葬于福清新丰里水南山(今福清城关南门外)。至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被追封为朝奉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朝廷赐其谥号为“介”。 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纵观郑侠一生,确实是耿介绝俗,名高天下。他情系生民,以民为本,关心弱体群体利益,为小民奔走呼号,不诱于利禄,不动于私情,虽屡遭打击,而矢志不移。虽官卑职小,而能以俭素清廉自持。自言“无功于国,无德于民,若华衣美食,与盗无异”。罢官回乡时,行装中惟有一拂。邑人仰慕其廉洁,将县城主要街道名为“一拂街”以示纪念,还在利桥街建“郑公坊”以颂德,又将其故居改为“一拂先生祠”,邑人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谏草累千言,终信丹青能悟主;归装唯一拂,始知琴鹤也妨人。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代福清市有个郑侠,论其官职仅是京城安上门的监门。可是《宋史》却为他立传,名满天下的苏轼视他为生死之交,甚至于“魂梦之间,未尝或忘”;后代的人民为纪念他,把他的别号“一拂居士”做为街道的名称“一拂街”。究其原因,就因为“天理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的心目中有杆秤,正如清人所言“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M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