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代名人

古代名人

清代著名科学家 郑复光

时间:2014-12-03  来源:  作者:郑氏网

 20130719233909_23732.jpg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清代著名科学家 郑复光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复光,生于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卒年则可肯定在1853年以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载,清代著名科学家。字元甫、瀚香,安徽歙县人。精通数学、物理与机械制造。1846年写成《镜镜冷痴》5卷,集当时中西光学知识大成。在完成此书的基础上,制造了中国最早的一台测天望远镜。另著有《郑元甫札记》(手抄本)、《郑瀚香遗稿》(手抄本)、《安徽通志稿》有传。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复光少年时代爱好就很广泛,郑复光博览群书,研讨学习中国和西方传来的各种科学原理,探索自然物理和机械制造的奥妙。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青年时期考取监生以后,对读书入仕渐渐显得淡漠了,为了扩大视野,取得实证资料,郑复光漫游了大江南北很多省份,收集物理研究的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试验活动。  郑复光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842年,郑复光将日常观察和闻听的各种自然异象,排比为200多条,用热学、光学等原理加以系统阐释,撰写了《费隐与知录》一书。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846年,郑复光从早年在扬州所看灯影戏中得到启发,经过多年精心研究,写成了《镜镜冷痴》5卷,集当时中西光学知识大成。 在完成此书的基础上,郑复光制造了中国最早的一台测天望远镜,对神秘的天空进行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实验观测。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晚年,郑复光对国外的蒸汽机动力理论又发生了较大兴趣,曾致力于战船的设计和模型制造工作,但是,由于社会原因,郑复光的这份努力滑有对时代产生实质性的影响。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研究理论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对于透镜,郑复光有一个核心理论「顺三限」(即「顺收限」、「顺展限」、「顺均限」)和「侧三限」(即「侧收限」、「侧展限」、「侧均限」)。笔者限于能力,未能完全理解,这里引述《中国光学史》的话,作一简单介绍:「这两组参数决定了透镜的主要特性。这些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顺收限』与『顺展限』之比为10:9;『顺均限』则等于『顺收限』与『顺展限』之和等等。郑复光还分别列出『凸限全率表』与『凹限全率表』,详细列出透镜顺、侧各限的比值(见图三)。利用这两个表可以很方便地互求透镜的各限。《镜镜詅痴》基于这个基本理论去讨论各种透镜成像的变化,指导光学仪器的研制。」第四部分讲17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制法、用法、保养方法等。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理论体系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光学理论体系 《镜镜詅痴》的体例也很值得注意。梁启超在1923年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到:「全书体例每篇皆列举公例若干条,理难明者则为之解,有异说者系以论,表象或布算则演以图(原注:全书为图一百二十八),大抵采用西人旧说旧法者十之二三,自创者十之七八(原注:书中凡采旧说必注明,其原光公例十八条,采旧说者三,原目公例十二条,采旧说者四,余类推)。吾不解科学,不能言其与现代西人之述作比较何如,顾吾所不惮昌明者,百年以前之光学书如此书者,非独中国所仅见,恐在全世界中亦占一位置。」可见郑复光注意到这个问题。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镜镜詅痴》的体例很明显地是模仿《几何原本》,而且是自觉地模仿,其前后的科技著作似乎都没有像它一样,模仿得那么彻底(在它之后另一成就极高的光学著作《格术补》,甚至还是采用传统类似笔记式的写法)。郑复光在〈镜镜詅痴自序〉一开头就说:「测实易,测虚难,非测虚难,虚必征实之难也,而非虚非实则尤难。昔西士作《几何原本》,指画抉发,物无遁形,说远镜者不复能如《几何》,岂故秘哉,良难之也。」《几何原本》在郑复光的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他的理想中,「说远镜者」最好是能如《几何》,才能「指画抉发,物无遁形」,郑复光就是采用《几何原本》的体例,亲自去实现这个理想的「说远镜者」。 《镜镜詅痴》会有那么多的附图,依笔者推想,可能也是受到《几何原本)和《远镜说》的影响,这两本书的附图都很多,尤其是前者,随处可见,郑复光有心模仿《几何原本》,又要超越《远镜说》,自然而然地也就想到使用大量的附图。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反面信息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未受士林推重难以发生重大影响 郑复光虽然独自开辟了一个光学理论系统,但对于后来的光学发展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张福僖在1853年(咸丰三年,与《镜镜詅痴》的出版只隔了6年),就和艾约瑟合译了《光论》。在《光论》的序中他说:「近歙郑浣香先生着《镜镜詅痴》五卷,析理精妙,启发后人,顾亦有未得为尽善者。」在他的眼光看来,西方传入的理论当然比郑复光的高明。此后洋务运动兴起,多数人的眼光投向新译出的西方科学书籍,和发展已十分成熟,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中的西方理论相比,《镜镜詅痴》可说毫无胜算,而它的命运大概也就这样决定了!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郑复光极为推崇,他写道:「明末层算学输入,各种器艺亦副之以来,如《火器图说》、《奇器图说》、《仪象志》、《远镜说》、……等或着或译之书亦不下十余种。后此之治历算者,率有感于『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故测候之仪,首所注意,亦因端而时及他器,梅定九所创制则有勿庵揆日器、勿庵测望仪、勿庵仰观仪、勿庵浑盖新仪、勿庵月道仪等。戴东原亦因西人龙尾车法作蠃族车,因西人引重法作自转车,又亲制璿玑玉衡──观天器,李申耆自制测天绘图之器亦有数种,凡此皆历算学副产品也。而最为杰出者,则莫如歙县郑浣香复光之《镜镜詅痴》一书。」但是结论则称:「以前宋(《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后郑(郑复光)之学而不推于士林(原注:《畴人传》中无郑名)嘻!『艺成而下』之观念毒人深矣。」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以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的熟悉,加上本身是清末学术界重要的一员,郑复光未受士林推重,应该不假,而未受推重也就连带的难以发生重大的影响。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也许我们只能替郑复光感叹说:「可惜在第二次西学传入时,他的年纪已经太大了,不然再创一光学新高峰亦未可知!」rEV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