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诗、书、画“郑虔三绝” |
时间:2014-12-03 来源: 作者:郑氏网 |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 - 详细经历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荥阳地图郑虔出身的荥阳郑氏家族,史称“累数世而屡显,终唐之世而不绝”, “簪缨门第,诗礼传家”。 少时即聪颖好学,资质超众,弱冠时,举进士不第,困居长安慈恩寺,学书无钱买纸,见寺内有柿叶数屋,逐借住僧房,日取红叶肄书,天长日久,竟将数屋柿叶练完,终成一代名家,成为士林佳话。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开元始(约714),初仕通直郎行率更寺主薄,为东宫椽属,专掌薄书事务,位任轻,却因才学出众,见赏于宰相苏颋,“临以忘年之契”。后仕左监门录事参军。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开元中,任协律郎,正八品上,掌“调和律吕,监试乐人典课”,为宫廷文艺总管,公务之余集缀当朝异闻,初成草稿八十余卷,不幸遭人诬告“私撰国史”,仓惶焚稿,因罪外贬十年。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天宝五年(746),唐玄宗李隆基爱其才,召还京师,然不了了之。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唐玄宗九年,虔自作山水画一幅,并自题诗献上,玄宗大加赞赏,御署“郑虔三绝”,并特置广文馆于最高学府国子监,诏授首任博士,从此扬名天下,史称“名士”、“高士”,时号郑广文。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天宝十三载(754),迁著作郎,从五品上,掌撰朝廷碑志、祝文、祭文等。十五载,安史之乱爆发,文武百官被掳去洛阳,安禄山伪授水部郎中之职,虔托病未就,潜以密章致肃宗,以表忠心。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安史之乱平息后,却以三等罪流贬台州司户参军。在长安期间,郑虔与杜甫一见如故,常饮酒唱和,遂成莫逆。杜甫敬佩有加,尊称“郑老”、“老画师”,写有《何将军山林十首》、《醉时歌》、《送郑十八虔》等名诗。那时郑虔知识已臻于融会贯通境地,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除创作大量诗歌外,还写有《天宝军防录》、《胡本草》、《荟蕞》等截然不同学科的专著,并在长安等地遍留水墨、水山画、壁画、人物画和书法等作品,备受世人推崇。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的书画墨宝尤为后代皇室及达官贵人所珍藏,历代美术史家认为郑虔与王维一样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开创者,草书成就可与张旭媲美,高于怀素。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杜甫至德二年(757)寒冬腊月,郑虔以老弱残身,长途跋涉来到台州。时“台州地阔海冥冥”地处荒僻,文风未开,虔衣冠言动,不同时俗,有诗曰:“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虔自叹:“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一州嫌”。继又自勉:孔子虽泽加天下,犹有阳春照不到阴崖,“夫君子过者化”,我今谪此,当有教化之责。遂大阐文教,以地方官员身份首办官学,选民间优秀子弟教之,“大而冠婚丧祭之礼,少而升降揖逊之仪,莫不身帅之”,一时郡城“弦诵之声不绝于耳”,“自此民俗日淳,士风渐进焉。”(参见《台州府志》、《临海县志稿》)。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当年设帐授徒的地点,就在唐台州司户衙门里,即所居地。宋《嘉定赤城志·坊巷》:“户曹巷,在州东一里,以唐郑虔为户曹日居此,故名。”又《祠庙门》:“郑户曹祠,在州东一里户曹巷。祀唐郑虔,巷盖其所居地。俗讹为兴福将军。”民国《临海县志》卷十一《郑户曹祠》条、《郑虔宅》条,均有同样记载。经过郑虔的人文一脉,薪尽火传,至北宋,台州官府倡办教育事业明显发展。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康定二年(1041年)知台州州军事李防于州治后建州学,庙学合一,是为州学之始;景佑四年(1037年)临海县令范师道于先圣庙建县学其他各县先后即庙建县学。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南宋时,理学大家朱熹讲学临海、黄岩等地,至台州列为辅郡,台州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至嘉泰元年(1201)“举进士者逾七千”,(《临海墓志集录》)已有“小邹鲁”之称。景定三年(1262年),台州有县以上书院 12处,成了浙东学派的策源地之一。《临海县志稿宅第》引《舆地纪胜》和《辍耕录》载:元,集贤院待制黄岩人周仁荣,在郑虔故,宅原址建义塾,曾出土有落款的砚台两方,识为原故物,遂名义塾为“双砚堂”。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至治元年状元泰不华是双砚堂学生,蒙古人,随父居台,曾仕台州路达鲁花赤。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清同治六年至十年北固山麓建广文书院,继称孝廉堂,后改额三台书院,设孝廉、五贡等课,奉祀广文先生,供考生参拜,清末民初,移至府学宫东南隅;民国时,三台书院改名台州府中学堂、浙江省立第六中学,经不断发展,成为今天的台州第一名校——台州中学。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台州中学上元至宝应年间(760~862),肃宗、代宗多次下诏“大赦天下”,左降官及流人“释放”或“还之”。郑虔欲归长安,台人恳留。一日虔与弟子林元籍等游于西郊八叠岭脚,见笋出石旁,出对曰:“石压笋斜出,”林元籍应曰:“谷阴花后开。”教化如此有效!虔大为惊喜,遂留台不归,此村命名“留贤”至今。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上元二年(761)虔有《进表》上皇帝,恳辞复仕,愿遁迹林泉。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宝应元年(762)袁晁农民军一度攻陷台州等浙江州县,虔暂避宁海亭旁丹丘寺,留诗五首。广德二年(764)郑虔殁,台人以礼葬于城东三十里白石金鸡山。为颂公之德,不忘启蒙之功,特以其故居立祠,以官名地。唐宋有户曹巷、户曹祠、留贤村,元有双砚堂(砚为虔故物),明清有广文祠、广文坊、若齐巷,近现代有广文坊井、广文路等。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 - 个人声望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祝文》郑虔,自唐以降,历代台州官府、名人学士作有纪念郑虔的郑祠集序、祝文、拜谒等诗文流传至今的不下百余篇,肯定了郑虔在台州的人生价值。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如北宋名臣、徽猷阁待制陈公辅重阳节的祭奠《祝文》道:“维公才过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台邦……教以正学,启以民彝。人始知学,去陋归儒。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呜呼!公生也既有功于台,殁也诚宜食报于台。”明翰林学士方孝孺《台临郑氏宗谱序》中言“为吾台斯文之祖,化柸榛而淑诗书。”清同治知府刘王敖撰的《唐郑广文公碑》(神道碑)云:“台阻山水为郡,汉唐以前,礼教不通上国,盖夷俗也。自公以广文谪此邦,官司户,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遂选其俊秀者,教以先王之道,伦常之义;由是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理学名臣,代不乏人。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故至今诵公之德勿衰……”他们认为郑虔此举,可与韩愈之教化潮州,朱熹淳熙间“以平使者行部于州(台州),一时从学之盛”相媲美。因此,总纂喻长霖在《民国台州府志》“弁言”中由衷感慨道:“吾台设郡以来,官吏纷若茧丝,而郑虔独以司户著称,今郡城东有户曹巷,犹有庙在。是则贤吏虽多,而以官命地与台山同不朽者,独郑司户一人,信乎!官不在大,足以愧后世之高车驷马而碌碌无闻者矣。”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临海市人民政府1995年,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盛大的公祭台州文教之祖郑虔诞辰1310周年大会。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副会长、秘书长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30余位专家、学者曾先后于1990、1995年两次组团前来考察郑虔事迹,并拜谒了郑虔墓。 斯人逝世,已过千载,可精神永存,光芒依旧;尊师重教之魂,生生不息,代代相承。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愿与诸君共勉! 郑虔,唐画家,工诗善书,字弱斋,河南荣阳人。开元中为广文馆学士,曾进献诗篇及书画,玄宗题“郑虔三绝”。与李白,杜甫为诗酒友。擅画山水,山饶墨韵,树权老硬。卒后,杜甫有诗云:“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 - 官场任职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唐明皇》传郑虔是荥阳人,大家都称他郑广文或广文先生,因为郑虔官居广文博士--这个官职很别致,说来还是唐明皇为郑虔特设的。郑虔多才多艺,书、画、诗、文、琴样样来得。郑虔起初做协律郎,公余喜欢收集时事轶闻。有个家伙偷看了他写成的文稿,向当局写告密信,说郑虔私撰国史。祸从天降,郑虔赶紧焚烧书稿,可还是被贬谪出京城,一去十年。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天宝九年,郑虔重返长安。玄宗欣赏他的才华,想安排个职位给他,可是又觉得他管不了什么具体的事儿,就另设广文馆,任命郑虔为该馆博士。郑虔接到任命,弄不清这个单位属哪里管,就跑去问宰相苏颋,苏宰相说:皇上看重才学,专门设立广文馆给贤者居住,他是有意要让后世人都知道郑君是第一个广文博士呀!这岂不也是件美谈么?郑虔于是上任。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广文馆门前冷落,与郑虔时相过从的一个是国子司业苏源明,另一个就是杜甫。郑虔的名字读来颇为吉利:挣钱,可是郑虔这个官做得很穷,常常连酒钱也拿不出,要靠朋友资助。唐明皇给他一个虚职,却不肯过问一下他的待遇问题,想来所谓天子重英豪,也不过如叶公好龙。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同病相怜的杜甫有点钱就来找郑虔同醉,常喝得忘形到尔汝。杜甫还写了一首《醉时歌》替郑虔鸣不平: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饭不足或者夸张,官独冷则千真万确。日后大雨淋坏了广文馆屋舍,上面觉得反正这个部门有没有无所谓,就不予修补,让他们借国子监的地盘办公,广文馆名存实亡,郑虔成了首任同时也是末代广文博士。不过,后人倒确实没有忘掉这个官职:以后那些清贫的儒学教官都被称为广文。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作品郑虔曾手书自己做的诗,连同画作一起献给玄宗,风流皇帝看了之后颇为赞赏,大笔一挥题了四个字的最高指示:郑虔三绝。郑虔由此闻名。郑虔的三绝才艺得来不易,正如后世西方大发明家爱迪生氏所云: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郑虔用功练字,苦于缺少纸张,就每天前往慈恩寺,在寺里贮藏的干柿叶上练习,时间一长,几屋子的柿叶竟然都写遍了。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绘画方面,郑虔所擅长的是山水。郑虔的另一绝诗歌,今仅存一首《闺情》:银钥开香阁,金台点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这不就是汉代古诗里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两句的翻版么?广文先生的诗如此艳冶,倒是出人意料。除了三绝,郑虔杂学还不少。学问方面最擅长的居然是军事地理,曾写过一本《天宝军防录》,另外还写有医药学著作《胡本草》。渔阳鼙鼓动地来,不但惊破霓裳羽衣舞曲,也打破了郑虔等人的平静生活。安禄山的部下把百官劫持到洛阳,硬授给郑虔一个水部郎中的官。郑虔称病推脱,还偷偷打报告给流亡中的唐王室表忠心。可是叛乱略平、唐王室回到长安之后,郑虔还是和同样善画的张通、王维一起被关在宣阳里,听候处分。他们也许都还记得,当年就在这个地方,陈子昂曾摔琴赠文一鸣惊人。惴惴不安之中,处理意见终于下来了:郑虔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杜甫匆匆赶来饯行,写出极沉痛的送别诗: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仓黄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人到暮年,后会无期,其间凄凉可知。到台州没几年郑虔就去世了,两人果然就此永诀。 过了几年,杜甫又提起这位亡友: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存殁口号》)善画马的曹霸此时也潦倒不堪,杜甫名篇《丹青引》颇致感慨。而郑虔已死,他的山水画绝艺更如开宝盛世,风流云散了,无怪乎老杜要叹一声人间何曾有山水呢。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 - 墓地介绍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年代:唐-清 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墓在临海市区东15公里的岭外乡白石岙金鸡山。郑虔为首任广文馆博士,官终著作郎。深为民众爱戴,宁时曾立广文祠以事纪念。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墓初建于唐广德二年(764年),年久圮,清同治年间(1862—1875)台州知府刘璈和1956年郑氏后裔曾予重修。墓通高1.66米,宽2.1米,两旁有莲花柱,中额镌刻“台教正宗”四字,墓面刻“唐广文馆博士呈若齐讳虔郑公暨夫人郭氏之墓。”墓侧又有一望柱,形制古朴,系原墓遗物。墓坛用石垒砌,保存完整。刘璈重修之碑,仍在当地,碑高1.65米。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990年曾在原墓的基础上扩修,即两侧加宽至30米,前后范围扩至50米,并圈以0.6米高的矮墙。h0o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