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福建南安中宪第

时间:2013-12-13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南安中宪第总面积7780平方米,白石红砖围墙,主体建筑为五进宫殿,附设书院,演武厅,梳妆楼及花园,至今整体结构保存完整。中宪第是郑氏祖宅,鼎盛时有99间,住着上百号人,仅供直系子孙居住。家族血脉都在这里绵延,200多年繁衍了20多代。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中宪第位于南安石井镇延平东路,是南安已知最早的红砖古厝。中宪第是闽南古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兼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红砖古厝集居住、祭祀、教育三大功能于一体,是一个大家族的聚居地,体现了传统的血亲思想和宗法文化。例如两端微微反翘的燕尾脊,像燕子一样,祈望外出的亲人早点归来。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闽南古民居深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从各种浮雕、装饰的审美取向就能看出这一点。红砖古厝整体呈现红色,代表喜庆;瓦当是美化和保护檐头的建筑附件,表面烧制有菊瓣纹、葵瓣纹等,蕴含美好生活之意;墙上红砖雕有各种楼台、人物、吉文等,带有长寿、富足的隐喻;再看山墙上泥塑纹样,有火纹、云纹,整幅图案两边对称,中间饰以花灯,形似如意葫芦,寓意吉祥、添丁。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红砖古厝潜藏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识,是一种看不见的文脉,也是对历史记忆的世代传递。“先祖郑运锦在两岸做生意发了财,于是建造中宪第,当时用的木材和石头,都是来自宝岛台湾。相传宅第建好后,台湾知府朱山还专程派人送来匾额,并赠予一幅乾隆皇帝御笔画和一块下马牌,下马牌至今还在。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郑家军留居宝岛垦荒耕田。清朝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建船队于台湾开设“勃兴行”,发迹后用银两买到“中宪大夫”官衔时,在台湾采购优秀杉木运回石井兴建“中宪第”。3B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上一篇: 郑氏庄园
下一篇: 郑氏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