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光裕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大红的光荣榜,为这座老祠堂平添了许多喜庆气息。当地村民说,每年高考、中考放榜时,是宗亲们最高兴的时候,子孙有了出息,祠堂也熠熠生辉。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光裕堂屋檐上的瑞兽,栩栩如生,诉说着建筑曾经的悠远历史。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虎形山下的光裕堂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只见榜单上的名字密密麻麻。“奖学金的来源主要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的捐款,发放的奖学金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每个娃都能拿到,每年祭祖时族人还会在祠堂举办颁奖仪式呐!”光裕堂管理委员会主任郑金姚说。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在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的虎形山下,以构筑精美著称的郑氏家庙光裕堂气势宏伟。其正脊、檐枋上的神兽组件与雕花图案十分精致,造型与花样各具特色。屋檐上的青苔与略带风化痕迹的雕花脊兽,仿佛共同诉说着沧桑的历史。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光裕堂,原名追远堂,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多有修葺,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光裕堂是一座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土木石结构,抬梁式构架,由东西两厅及左右两厢房组成,筑造精巧,结构讲究。祠内木雕、石雕尤为精美,木雕的祥龙、花卉,石雕的虫鸟、瑞兽,均栩栩如生。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硕邑始唐朝拓业渊源远,杰才开宋代登科翰墨香。”一进正厅,梁柱上乌漆金字的硕大楹联,揭示了当地郑氏一族自开宗创流以来的荣光。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光裕堂之所以等同于郑氏家庙,还要归功于先贤郑兼才。”郑金姚说。郑兼才生于清乾隆年间,曾考中解元。郑兼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闽台两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先后在闽清、安溪、泉州、台湾等地出任教谕一职,总管文化教育事宜。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据介绍,郑兼才在台湾出任教谕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在台任职期间,郑兼才修建学宫,振兴教育,移风易俗,“举凡乡国利病,须言于当事者,必大声疾呼”。此外,他还参与修纂《台湾县志》,后又独力完成《台湾府志》,为台湾的开发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清道光年间,郑兼才在台湾督建昭忠祠时,中暑病殁。据称,时任闽浙总督赵慎珍以“兼才有学行,敦崇名节”,命闽台等地县学奉祀其祠位,以示怀念,并准称光裕堂为郑氏家庙。此后,光裕堂几度兴废,自1961年起,长期荒置的光裕堂成为三班中学的校舍。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987年,侨胞郑秋金等返乡,捐资为祠堂修建了新围墙和神龛。后来,台胞郑点金回乡祭祖,力倡重修祠堂。郑点金先期捐款32万元,择地另建三班中学,把学校迁出祠堂,并捐资重修光裕堂。重修工程依照光裕堂原来的建筑规模和构筑风貌,当地能工巧匠抽梁换柱136根,并全部油漆一新,始得今貌。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光裕堂虽然在三班村内,但事实上是周边的硕杰、桥内、岭头等自然村共同的祠堂。”从里屋拿出四本厚厚的《硕杰郑氏族谱》,村里的老人郑金益表示,如今,三班镇郑氏后裔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以及港澳台地区,每年回到祠堂进香祭祖的人不计其数,而饱经风霜的光裕堂也于2002年被泉州历史研究会授予了“泉州名祠”的称号。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所老祠堂,硕杰光裕堂管理委员会于近年成立,十余位成员都是族内较有威望的老人。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保护、打理好祠堂,不单单是我们的‘家务事’,还可以维系两岸郑氏宗亲的血脉亲情,我们要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光裕堂”的牌匾上,郑金姚说。Xw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