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厦门延平郡王祠

时间:2015-06-14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延平郡王祠位于鸿山公园嘉兴阁南侧、紧邻嘉兴寨墙,格局为一落三间张双边护的格局,即一进,三开正殿,两侧带护厝。三开间的正房功能为郑成功祠堂,两侧护厝为演示、陈列室和办公室一进,雕梁画栋,精美气派。用地面积996平方米,采用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殿内有一尊近四米高的郑成功塑像。7O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7O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7O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厦门延平郡王祠是清末民众为拜谒郑成功而建造的,和著名的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同属最早的一批延平郡王祠。原址在思明南路通往鸿山公园小路的一侧,由于年久失修,祠堂逐渐破落,“文革”期间山门和前殿被拆掉,用于临时搭盖民房,只留下部分中庭、后殿和两边的厢房,周边建筑残破凌乱,基本无法开放。由于年久失修以及历史原因造成人为损坏,旧祠已经失去了风貌,大门原有一石刻对联“胜国奇男争第一,在天灵爽慰高皇”,为书法家罗丹所书,已被毁掉。就连“延平郡王”青斗石刻牌匾早先也流落到民间,后被郑成功纪念馆征集而得。7O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迁建落成的延平郡王祠基本保持了老建筑遗留下来的后殿和两边厢房的原貌,建筑用地面积996平方米。而山门和前殿的风貌因无从考证,便没有纳入新建筑的范围。上世纪30年代,延平郡王祠因遭白蚁蛀蚀严重曾经重修,重修后祠堂前的台阶成了圆形,带着点西方特色,这次迁建的新建筑重新将台阶恢复成中国传统的方正形状。7O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清光绪年间台湾多次遭到外敌侵犯,相继发生了中法战争,牡丹社事件等。当时治理台湾的沈葆桢向朝廷奏报,于是光绪下令设立延平郡王祠,并选定台南、台北和厦门三个地方。目前台湾的延平郡王祠已有50多座,而大陆只有厦门的这一座。7O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