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典故

郑氏典故

宋端宗南奔过永春

时间:2011-05-07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宋端宗南奔过永春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到过永春的皇帝,有记载的只有南宋幼帝端宗。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孩儿皇帝,因为元兵南攻,京都杭州失守,在丞相陆秀夫等群臣的簇拥下,在七百多年前南奔经过永春。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端宗是由泉州沿晋江的东溪到永春东关的。他见桃溪两岸村落密集,喘着气说:“太平了!”这个地方至今就称为太平乡。他们为什么沿海不走,偏偏走山区?因为沿海元兵追得紧,从桃溪进入永春山区,山高林密,容易躲人耳目,何况南朝时就有南朝陈后主亡国后,他的儿子陈敬台携弟入避桃林场,有了成功的事例,所以他们就来到永春了。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端宗经过太平乡的路,后来就称“御路”,路边的民居就称“御路厝”,至今有“御路厝”地名。那天恰好妇女们蹲在山沟旁宰鸡杀鸭,准备过正月初九“天公生”,宋端宗却以为村民跪迎皇帝他们,就赐民居中的小巷为“侍御巷”,至今也保存这个地名。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端宗在群臣簇拥下登山观形胜,就在椅子形状的大石上休息,后来那个石头就有“金交椅”之名,那座山又有“万安山”之誉,甚至还有“万岁山”之称。《闽书》和《永春州志》说“万岁山”上面刻有“万岁山”三字。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端宗对永春老百姓有很好的印象。传说曾经有罗氏与吴氏两人带“加茨饭”上山割芼,饥肠辘辘的孩儿皇帝向他们要吃的,他们两人都十分乐意地把随带的饭菜让给孩儿皇帝,还把孩儿皇帝背到家里好好款待。于是,皇帝封罗氏为丞相,封吴氏为知县。至今桃城镇洛阳村有“罗厝”“吴厝后”及“官路”的地名。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更有趣的是孩儿皇帝来到仑山村,见山涧间有兰花非常香,赐名为“御兰”,《永春县誌》有“御兰”的记载。仑头山上有一座古寨,上面建一座庙,是唐朝郑可远所建。郑可远系出中州荥阳,祖父郑亚是唐武宗时(841—846)的御史丞,父亲郑畋是唐僖宗时的宰相。因为逢唐末黄巢、秦宗汉之乱,郑可远自光州固始随王潮兄弟入闽,王潮命郑可远镇戌南安之桃林场(今永春县),晚年避禄辞荣,卜居姜莲坑龟山坪上。他选择这处山上建寨防守家乡,并建一座寺庙,祈祷神佛的保佑。至宋端宗来仑山的时候,寺庙已经破旧了,但是有两尊神像端坐殿中,形象却端庄秀美,孩儿皇帝不禁说“菩萨何其秀也!”,后来就称为“菩秀宫”。孩儿皇帝赐菩萨进士出身,一尊称为许太尉,另一尊称为李元帅,希望保佑宋朝江山太平、百姓平安。当地百姓把原先的鲤鱼形,改为虎形,并且改建寨门,为的守护江山保平安。近年,附近老百姓修建菩秀宫,增建山门,面貌一新。山门门口的四株大松树,像四位武将守护着。附近有一块大石很高大,可是内部是空的,上方显得平坦,据说曾经有观音来此坐,所以称为观音石。地名也称为菩萨,写在解放初的土地证上。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菩秀宫下方,有许多树木形体优美,亭亭玉立,孩儿皇帝问当地小孩是什么树,小孩却都不知道,他叹道:“童生啊,什么都不懂。”后来当地人们就把这种树称为“童生树”。其实,这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学名称油杉,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菩秀宫下方有一片“童生树”,有十多棵,最大的一棵荫地近一亩,至今有近千年的树龄了,人们免不了与孩儿皇帝来仑山的故事连在一起,说是可当作治病的良药,给人许多遐想。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端宗往西行,经过高龙桥到达埔,住宿于寺庙,那天正好过生日。丞相陆秀夫率领群臣祝寿,这个寺庙就开得名“延寿寺”至今。《永春县志》记载:延寿寺“在达埔乡延寿村,原名苦德寺,建于宋代,为三进重檐歇山式土木结构,历代有重修。相传宋端宗南奔至其地,适逢诞日,丞相陆秀夫率群臣上寿于此。因而改寺名延寿。寺内存有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石水槽一口,明颜廷榘撰刻的楹联一副,并有‘敕建延寿寺’金匾一块。”这个寺庙是皇帝居住过的,又曾经用于祝寿,还有御赐金匾,至今香火兴旺。95D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