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新闻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聚民心促发展 印尼三宝垄建新郑和庙

时间:2013-12-13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华声报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3次到访印度尼西亚。这支船队曾两次停靠在印尼中爪哇省首府三宝垄市,郑和本人则曾在一处石洞内“修道”,郑和小名叫“三宝”,故后世人称这个石洞为“三宝洞”。“宝”与“保”谐音,人们希望郑和保佑自己平安,久而久之,就叫成了“三保洞”。如今,“三保洞”已不仅仅是一处小小的洞穴,而是发展成了一片约4万平方米的旅游区。在旅游区内,一座新的郑和庙在“三保洞”原址之上拔地而起,气势恢宏,并将于7月14日揭幕。hLA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据新华社报道,7月14日即阴历六月初九。600年前的这一天,郑和首次踏上了三宝垄的土地,他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木雕、陶瓷、丝绸等多种中国传统工艺,也将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留在了这里。当年,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人们为了纪念郑和,将这块地方命名为三宝垄。在郑和离开之后数年,印尼政府开始在这里设立行政机构。
    
    新建的郑和庙坐南面北,25米高,基调为红色,椽子上画满了二龙戏珠的图案。庙南有一组数十米长的浮雕壁画,上面记录了郑和在各个时期的航海活动。壁画背后就是“三保洞”,洞前有一口直径约3米多的三宝井,当年郑和抵达三宝垄之后,挖井汲取淡水,饮用并冲凉,当地人由此继承了这一传统。洞后是一片空地,准备日后摆放郑和的“金身”塑像供人们参拜。空地两边装饰着巨型龙船的浮雕,这是依据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坐的舟船的原型雕刻而成的。据记载,船身长为四十四丈四尺,之所以连用三个“四”,是因为当年人们认为中国位居四海的中央。
    
    在“三保洞”原址,也就是600年前郑和“修道”的地方,记者躬身下到洞内,发现这只是一处10平方米左右、约5米高的小洞穴,中央处立着一条香案。洞里空气憋闷,凉气袭人。“三保洞”庙总主席张益廉告诉记者,建新郑和庙已经历时两年多,所费资金全部由各界人士、尤其是印尼华人捐赠的。
    
    新郑和庙的承建商林忠明介绍说,人们普遍认为郑和是生意人的鼻祖,他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当地社会贡献颇丰,天长日久,对他的敬仰就有些神化,而且各种文化逐渐融合,当地不同种群和宗教信仰的人都相信郑和可以保佑大家一切平安,甚至连600年前郑和到此停靠时用过的铁锚也被当成了“神仙”,很多人来此参拜。
    
    印尼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祝委员会总会主席李伯图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郑和庙揭幕的当天,中爪哇省长马第安托将会亲自赶来剪彩,以示省政府对这一活动和华人传统的重视,他希望通过新郑和庙,将三宝垄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并帮助吸引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