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潮南郑姓人口共计324890人(摘自2009年9月21日〈孔安堂文化专刊〉),占两区总人口的11.8%,列潮阳、潮南姓氏人口数第2位。分布于25个镇(街道)539个村(居)委会。
统计分析,10000人以上的村(居)有井都镇的神山,金浦街道的三堡、寨外、南门、梅东、梅西;5000~10000人的村(居)有井都镇的平湖西、上南,陇田镇的东波、仙家,峡山街道的南里、东溪,西胪镇的内輋;1000~5000人的村(居)有井都镇的平湖新、陇一、双山,和平镇的新龙,仙城镇的榕堂,城南街道的龙井、新华、东内、凤东、凤北、凤上、凤南,文光街道的兴归、文光、西双、平和东、西门,谷饶镇的屯内,海门镇的莲峰、洪洞,贵屿镇的石夹,峡山街道的大宅,陇田镇的兴陇、溪西、浩溪、东仙、乌石、茆港、芝兰、长厝,西胪镇的南凤,成田镇的上盐汀,棉北街道的平西、平北,司马浦镇的下美。
人口少于一千人的有:100~1000人的村(居)有两英镇的仙斗、高堂、仙新、古溪、两英,陇田镇的田四,和平镇的白石、光明、和舖、中寨、锋民、安轿,城南街道的五响、后双园、大南,文光街道的平东、桃园、双望、旷园、古帅,灶浦镇的大联,陈店镇的郑厝围,铜盂镇的岐北、萧渡,海门镇的城北、城南、城关、北新、新德、西南门、北门、和睦、坑尾,贵屿镇的西美,关埠镇的集德、关埠,陇田镇的溪尾、高埔,胪岗镇的胪岗,司马浦镇的上底、司下,西胪镇的陂头、东潮、里溪、竹岭、泉塘,棉北街道的平南、五三、蝴蝶;100人以内的村(居)有河溪镇的华东、南田、西田、南陇,井都镇的诗家、陇二,陇田镇的田一,和平镇的新和,城南街道的新宫、口美,谷饶镇的茂广、溪美,陈店镇的定安,海门镇的东门、莲新、湖边、竞海,贵屿镇的贵屿、南安,金玉镇的光溪、金玉,胪岗镇的后安,峡山街道的下东浦,司马浦镇的司上,棉北街道的东家宫、白竹、五二、棉田。另外,散居国内各地共约478500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及世界各国华侨华人共约167700人。
郑氏源出姬姓。公元前806年西周周宣王封胞弟友为郑伯(今陕西省华县东),后来兼并虢、郐两地,扩建新郑国,建都于荥阳。公元前375年郑灭于韩,子孙以国为姓,称郑氏,郡望荥阳。
潮阳郑氏于宋初、宋末南渡与元初先后入潮,主要开基祖有:
郑南升,字文振,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号康成,古北海国人,今山东省高密县一带)的后裔。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南升的先祖郑×于宋初入潮,卜居县城,传至南升已100多年了。当时“潮阳郑姓最多,但其子孙未详孰是?”
郑徽(1086~1151),字种德,世居莆田南湖乡,宋宣和四年(1122)解元,任广南三泊漕运货泉都运使。绍兴元年(1131)举家迁徙入潮,卜居神山。传至第4代裔孙郑开先,有5子,分为仁、义、礼、智、信5房头:
长子郑慈瑞为仁房,裔分沙陇,分创东波、兴陇、溪西、浩溪、东仙、仙家,贵屿石夹等村郑族。明崇祯三年(1630)裔分芝兰质(今陇田镇芝兰);明洪熙元年(1425)裔孙郑朝工由浩溪后埔仔迁创于高埔村(今属陇田镇);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裔孙郑自远由沙陇分创于长厝村(今属陇田镇);清道光年间(1821~1850)裔孙郑和义由沙陇迁居茆港村(今属陇田镇)等。
次子郑慈祥为义房,裔分南厝(今井都镇上南)和县城等处。
三子郑慈珍为礼房,有7子,分为天、地、玄、黄、宇、宙、洪7房头。天房(长房)居苏厝埕、上头社及双山(今均属井都镇);地房(二房)居瑶池社茆港村;玄房(三房)郑英发裔分县城倒吊莲;黄房(四房)郑英才裔分南厝、县城及乌石部(今属陇田镇)、新龙(今属和平镇);宇房(五房)裔分县城、惠来、海陆丰以及西胪、河浦、达濠等地;宙房(六房)郑英满分创于后溪、蝴蝶(今属市区棉北街道);洪房(七房)迁徙县城西双等地。
四子郑慈宝为智房,裔分上店(今井都镇上南)。裔孙分居达濠凤岗、砂浦;河浦的下衙;西胪的南凤;陇田的芝兰、陇前、茆港;司马浦的司下;海门与棉城等处,以及陆丰的赤岭、海丰的田墘、揭阳的钱前等。
五子郑慈鉴为信房,裔分龙井(今属市区城南街道)以及香山县(今中山市)。
由神山分衍还有:郑×于明洪武五年(1372)分创于田心;明嘉靖四年(1525)裔分县廓双望村(今属文光街道)、田东(今西胪镇东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裔分陇尾村(今井都镇陇一)等。
郑昇,字元举,号铁石,世居莆田涵头。宋进士,宦游人潮,卜居深浦(即金浦)。传至第4代裔孙郑佐龙有7子,分创于县内外各地:长子、二子与七子居金浦(含今南门、三堡、寨外);二子道长的曾孙郑棉岭、讳光阳分创南田(今峡山街道南里),裔分东溪(今属峡山街道)、萧渡(今属铜盂镇)、夏东浦(今属峡山街道)、郑厝围(今属陈店镇)等。三子道英、五子道孙分创梅花(今金浦街道的梅东与梅西)郑族;四子道美的曾孙郑南轩原创南田乡后其裔孙金浦系十四世迁居下底乡(今属司马浦镇下美)。明末清初,还有裔孙迁创陂头姑桥、里溪(今均属西胪镇)、赤水(今属关埠镇)、和舖、白石部、安轿(今均属和平镇)、古溪(今属两英镇)等村郑族。
郑愚翁(1205~1275),世居莆田斗文乡。其父郑守正知梅州,秩满赴京。宋宝庆元年(1225)愚翁与兄元兴、弟宾负随母杨氏回闽途中遇盗,避居海阳横山(折置后属饶平县)。至端平三年(1236)愚翁转徙入潮,卜居平湖开基创业(兄元兴留横山,弟宾负徙创东莞白沙里)。裔孙郑松峰于宋宝祐元年(1253)分创于大宅(今属峡山街道),子曰仪分居棉洞(后称洞内,即今城南街道东内);子曰礼的第13代裔孙徙惠来四石,第18代裔孙分居高堂(今属两英镇)。裔孙郑定溪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由平湖迁徙新龙(今属和平镇)。裔孙郑国兴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平湖迁居仙斗(今属两英镇)。郑敦化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分居平湖新乡;其子郑玉林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分创于云坑(今属两英镇),玉林之子郑赳侯分创于普宁县横溪等。
郑义,字伯集,其先祖郑×世居维扬(今江苏省扬州市),元朝初年任岭南宣慰使时到潮阳,后卜居县城,传至郑义已第5代。今市区西门、白宫仔社与西胪内輋等为其裔,俗称“石鼓郑”。内輋郑氏是石鼓郑分创揭阳京溪园,再由京溪园回徙的。此外,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郑义之裔,不少繁衍于河南镇平与江苏南京等地。
郑氏入潮1000多年,今裔孙32万多,而海内外派裔远多于此数,是潮阳、潮南乃至潮汕各县(市)的大姓之一。纵观其千年族史,大略可以知其迅速扩展与兴旺之来由。
首先,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民间有“一斗油麻郑”之说,诙谐而形象地把郑族比喻油麻种籽撒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结果,迅速繁衍。从莆田(大部分)沿海岸西行占籍潮阳,立地生根之后,又有部分裔孙沿海岸西进,远涉惠、广、雷、琼等州府,或者渡海南下南洋诸国。据著名学者饶宗颐早年在《福佬考》中称雷州海康英凤社有潮阳村,郑姓世居,就是潮阳郑族之裔,以潮阳名村者,寓永记祖居地之意。传说明代金浦郑佐龙第六子西徙时,竹箩装炉鼎(锅)衣物,一担在肩,千里迢迢,义无反顾地去寻找发展地盘。临行曾请教形家,授以西行直至箩索断处即可卜居,后来开基于香山县,至今中山郑裔6万多人,多为潮阳神山信房、金浦郑第5代与平湖郑第4代之衍派。这个传说正是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动态移民史的缩影。
其次,有很强的凝聚力。郑族特别注重族缘乡谊。大者有郑氏全球宗亲会、郑氏全国宗亲会,海外各国、各地区凡有郑氏子孙处均有类似组织,就在这种凝聚族缘与乡谊的互相照顾中,增强了生存与发展的“战斗力”。想当初郑徽祖孙三代“宦游入潮”,本人是广南运使,子朝奉郎郑诚、孙宣教郎郑宥,均带仕宦身份落籍创业,先居县城西门。不久,郑徽之弟郑衍之孙郑昇,由莆田入潮,投靠祖伯,于是郑徽全家偕侄郑昇移居深浦创业。后来见对岸神山一带地旷人稀,大有开发的潜力,于是把已具一定基础的深浦留给郑昇,又举家渡海开创神山。在互相关顾提携中顺利安家创业。
深浦始祖郑昇之孙郑良臣,知潮州军州事,卒后祀潮州名宦祠,所有《潮州府志》、《潮阳县志》均称良臣为莆田人,准确点应在莆田前加“祖籍”2字,事实上良臣已是深浦郑氏第3代传人了。郑良臣与发妻连顺阃先丧,遗下幼子佐龙由胞弟郑应星抚养,应星视佐龙若己子,不幸为寇所掳,至12岁时逃脱回深浦时,家人已不认识,惟叔婶知其臀部有黑痣;且2只家犬曾受佐龙豢养,犹摇尾贴耳作欢迎状,另佐龙尚记得父亲郑良臣祀灶神时读祝文开头“某社郑某”之语。自此佐龙又由叔父教养成人,后来被潮阳知县陈仕颖招为孙女婿,就是潮剧《陈太爷选婿》中的主角原型。
第三,郑族是潮阳向海外拓展的主要一族,可从分布海外各地的人口以及部分风云人物得到证明。明隆庆《潮阳县志》载,邑人“俗长会计”、“下广为生”,“逐末利者多居奇挟资以航海而视家如寄”;在环江滨海各村“寨中多农贾俦”(蓝鼎元语),在这些简略记载县民开展海上交通贸易、向海外拓展的历史中,郑族以其占有的自然地理与人文方面的优势,一直是主角之一。主要开基人郑徽是广南三泊漕运货泉(古代的货币称泉)都运使,管理广东的转输粮赋(漕运)、钱币(泉)以及贡物进出口贸易等。当时广州、泉州是全国“梯航万国”的海交贸易重镇与发达的港口,而潮阳三面环海,区位处于广泉中间,加上象郑徽一样的“运使世家”落籍于潮(其他如许申、马荣、周梅叟、林大有等),因此可以想像潮阳在这方面的瓜葛。这方面,地方志书虽无专载,但历代名人在潮所作的诗文中仍可见片断,如苏东坡《北海十二石记》中有关吴复古从当时北方最大港口登州得十二奇石,“适有舶在岸,将转海至潮”,于是顺载运回潮阳置麻田岁寒堂下;宋淳熙八年(1181)著名诗人杨万里平寇凯旋,来游潮阳时,见到很多商船航行于金沙洋(牛田洋)与小海(龟头海)上,诗中有“…海神无处显神通,放出一班夸客子。须臾满眼贾胡船…”;元代名臣周伯琦奉旨“东巡至潮阳”时,眼见很多商船,“潮阳壮县海之濆,……,楼船飞航障暮云”等。在木质海船时代,潮阳拥有潮州最多的泊船港口,其中隆津(前溪)港赤产天后宫前,今尚存元代顺岸码头遗址,以及清乾隆时几通碑文,记载该港向官府“禀请给照,熔印编号”的商船就有63艘(户),其中最多是郑族占6户。事实上在此之前半个世纪(康熙年间),郑族海贸巨商郑毓琮(1659~1739)已崛起,他先为同乡海运富商林仲宽帮办,贩运糖、粉、土布等于北方各港口,后来独立经营而成为康乾盛世潮阳四大财王之一,县志载称他“素殷实,良田盈万”,他所建的东里寨今存沙陇。又龙井是潮阳当时的经济中心,梅花殷商郑耀合等设行于龙井,郑国太是红头船队头家(老板)等,加上郑族旅外的大批“上海客”、“南洋客”,可以看出向外拓展阵容之鼎盛。
第四,有一贯崇文重教的传统。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曾山古寺后面“有宝峰岩,石室天成……亦大颠旧游……”。就在这个深山石洞中,有不少郑族子弟专心读书而成才,郑亶少读于石洞,后考中举人第三名,官嘉兴府同知。后将升官不受,辞归石洞授徒,培养不少人才,当时人们把石洞比做汉儒杨雄(字子云)之家,成为学子纷纷上门求教之所。时潮州知府周瑄之子尹龙是郑亶的门生,后当了尚书。还有郑佐龙的第7代裔孙郑嘉惠少读于石洞,官武缘县知县,致仕后亦居石洞授徒。清初,郑之侨少读于石洞,终官安襄郧兵备道,著作甚丰,洞前今存其手迹“曾山古寺”与读书处“文光射斗”的题匾。由于很多人在此读书成名,历代有所谓地理灵气之说。丘逢甲游洞诗中“一室贮烟霞”句,生动说明这里幽静无扰的读书环境确是别地无与伦比的。清末,郑浩是全县第一名留日生;民国初,郑国光是全县第一批考取官费留法生(4人)之一,沪商郑廷明捐巨资建全县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教学楼(迪启,今存);1948年素称“文化之乡”的沙陇一乡即有私立小学11所、中学l所。从上述片断史实,说明郑族崇文重教传统的一贯性。
此外,郑族自古以来,热心公益事业与乐善好施,亦堪称道。郑徽初创神山,看到附近各村落咸水回环,于是毅然“相度地脉,凿井24眼,四邻乡众得饮用之利”;郑昇见潮东河水阻隔,而捐资筑潮东桥,行人称便;郑佐龙赈困济贫则已著县志。在乃祖崇善美德的熏陶下,清初郑君重捐资开浚沙陇东溪,“使18乡村尽得汲饮灌溉之利”;郑毓琮捐资筑望上、砻刀等桥梁,解决各乡交通;旅泰侨胞郑午褛自抗日时期至今数十载热心慈善事业,则已闻名海内外。
郑氏入潮最早者郑南升,在明隆庆林大春修志时对其衍裔已无考,不过他毕竟是个突出人物,其墓在南山蔗子潭,今湖边大湖神庙前仍保存他于宋绍兴元年(1131)所立《韩文公祭》文(三篇)碑,这是潮阳难得的古文物。另一系入潮开基者郑义,县志载称其裔“多联姻玉牒”。所谓玉牒,就是皇族的世系谱表,这里把它作皇族的代名词。原来郑义任周王府长史,一个女儿被选为武王夫人;另一个配镇平(县名,在河南省西南部)将军夫人,后儿子立为镇平王,乃追封其母为镇平王妃。但最突出的是郑义之子郑曼(官兵马指挥)携眷赴广西上任,途经广州生女儿,取名广姐。广姐幼时非常聪明,郑义极为疼爱,稍长,义授以诗书均能领会,在郑义任长史时,广姐被选为项城王妃,朝廷还派钦差持节进行封赠(后广姐之子继周王之位为贤王);周王也先后多次赏赐。但广姐虽贵为王妃,却不象一般王室奢靡挥霍,而是坚持勤俭持家,将赏赐的钱财捐献公家使用,余下部分分赏给下属,这也是郑义教导的结果。今西门有王后祠,可能与郑义之儿孙女辈有关。
郑姓最早入潮创业者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其姓源多,枝繁叶茂,历代不乏名登史册人物,是潮阳望族之一。宋代有进士郑民宪、郑之才、郑昇、郑良臣(有传)、郑慈珍(有传),举人有郑徽(有传),此外,还有理学名儒郑南升(有传);元代有进士郑子贤(官国子监司业)、郑复古,辟荐有郑佐龙(有传)、郑必大;明代有进士郑有武(官兰阳县知县)、郑文奎(有传)、郑安、郑练水(官陕西道巡抚,四川都察院)、郑同元(有传)、郑纷本(官长泰县知县)、郑广斋,制举有郑有成(官兰封县知县)、郑锦城(有传),举人有郑义(有传)、郑玑、郑亶(有传)、郑仁安(官郁林州知州)、郑嘉惠(有传)、郑顼(官郁林州知州)、郑嘉誉(官含山县知县)、郑文、郑爱明(官螬峨县知县)、郑立、郑庆宸(官漳州府通判)、郑经正(官泰县知县)、郑经哲、郑广文(官抚州府通判)、郑绍烋(官思恩府同知)、郑廉恭、郑元复(官建宁府通判)、郑景振(官淮府审理正)、郑用光(官温州府推官)、郑精辉(官长沙府通判)、郑重、郑冠(官南京试用知县)、郑其章、郑应造、郑金(宜宾县丞)、郑泰(赣州训导)、郑仁慈、郑舜举(柳州训导)、郑泰明(赣州训导)、郑庆怀、郑颙、郑璠、郑廉恭、郑元复(建阳通判)、郑嘉元、郑瑞熊、郑翰州,武举人郑弘名;清代有进士郑肇奎(有传)、郑之侨(有传)、郑安道(有传)、郑月波、郑正本、郑邦任(有传)、郑懋修(官户部主事),武进士郑吉庆(有传)、郑岐山、郑焕章、郑振武、郑科斌、郑锦芳、郑之材、郑秉高,举人有郑匡夏、郑振藻(有传)、郑大集、郑应运、郑锜、郑玉珩、郑万铨、郑策名、郑高华(官贵溪县知县)、郑享光、郑鸿文、郑家笺、郑恪(官翰林院检讨)、郑秀文、郑佛相、郑耀坤(官工部主事)、郑锦江、郑雪桥、郑浩(有传),武举人有关墨岳、郑俊、郑瑄、郑桔柏、郑金山、郑遴选、郑万里、郑之翰、郑腾飞、郑双飞、郑国璝、郑振略、郑义英、郑英杰、郑继章、郑光祖、郑肇斌、郑焕彩、郑奎彩、郑万选、郑国璜、郑捷雄、郑桂芳、郑廷瑛、郑振乾、郑篷芳、郑秉均、郑秉元、郑秉正、郑翔凤、郑作梁、郑锦光、郑振江、郑世勋、郑有良、郑兆麟、郑东阁、郑秉挺以及郑佐卿,官资政大夫、工部侍郎,还有任侠好义、为民造福的郑君重(有传),助困济世的郑象德(有传)。
现代有电影业先驱、电影艺术家郑正秋(有传)。
当代有柑桔专家郑树雄(有传),戏剧家郑文凤(有传),烈士郑赞正(有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郑辉(副军级),海南军区副政委、少将郑大进,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郑忠烈,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戈,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主任郑光耀,湖北省军区司令员郑潺霞,国家电子工业部专家郑廷规,教授、研究生导师组组长郑可益。
在香港有金融专家郑铁如(有传),香港大学博士郑科俊,实业家、社会名流、“汕头市荣誉市民”郑翼雄,实业家、“潮阳市荣誉市民”郑明升、郑卓标。
在泰国有早期侨领、社会活动家郑子彬(有传),50年代曾任泰国国务院院长郑良淡(泰名銮贪隆),实业家、侨领、荣获泰皇御赐勋章的郑景云、郑午楼,实业家、侨领郑锦良、郑鹤楼,泰国工商总会主席郑继烈。在新加坡有实业家、侨领郑则士(有传)、郑则民,曾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委员、制宪国大代表郑振文(有传),作家、评论家郑卓群(有传)。在马来西亚有企业家、侨领郑良得。在法圜有企业家、欧洲侨领、荣获国际美食旅游协会授予亚洲食品批发商欧洲最高声望金质奖、亚洲食品品质推广推销荣誉金牌奖的郑辉。在日本有三菱公司东南亚董事经理郑汝达,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受聘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翻译官。
井都神山郑氏派系族表
种克宏通允作君景嘉彦士崇廷大明宪与荣毓侯茂德逢朝锡熙良
际会永康宗萃和庆蔚为国光缵乃承烈衍嗣兴祥宜尔之子奕世垂芳
金浦郑氏派系族表
朝国真云 道伯子仲 弘文邦世 正思淑立
启奕茂上昌 端修学可则 建相名宜兴 承继迎新命 敦仁树厚基
井都平湖郑氏派系族表
从起君以 彦肃秉崇 乘钦国尔 宗毓世光 式宏振启
元侯有邦 伯仲淑季 奕冀永昌 功德绍美 莆田蕃衍 荥阳续纪
文光西门郑厝围郑氏派系族表
国朝毓奇英 用贤祀太平 文章思日赞 治道承光明
西胪内輋郑氏派系族表
莆乡必惟宗 孟可明素熙 宜思宏时永 世仕孔邦行 诗礼传家泽 文章应运昌
先声承克绍 振启见善贤 光裕师嘉德 徽意均泰祥 兴念孝友重 体国全忠良
(摘自《潮阳姓氏丛谈》,个别内容有修改)1lG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